geetest_logo

导语


行为验证的多样化、多类别,既是用户体验的选择,也是安全对抗的策略

本质上是在不同业务场景中平衡“用户体验”与“安全对抗”。


欢迎来到 极验小课堂第02期!上次我们聊了「滑块验证」的原理:

极验小课堂01| 够了滑块验证码,竟敢耍我? (点击回顾)


后台有位读者留言:

“有遇到过点击某一图案或相应数量图案的验证方式,这个和滑动验证有什么区别?”

(PS:感谢这位读者的留言~恭喜您的问题被选中,请留意后台消息,我们将为您送出极验定制保温杯!!


今天,我们以这位读者的问题为切入点,从用户体验企业运营安全防御的视角来给出清晰的回答:

  • 除了滑块,还有哪些验证形式?
  • 滑块、点选、九宫格……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?
  • 为什么有时遇到“滑一滑”,有时又变成“点一点”?
  • 企业在选择验证形式时,背后有哪些安全与体验的考量?


看完这篇,你会更懂验证码的“多样化设计”。也能更理解极验为什么一直强调:亟需平衡体验和安全!


一、不同验证形式有什么区别


1.1它们都是“行为验证”



验证码的核心任务,是区分“人”和“机器”。

滑块、点选、九宫格等验证形式,其实都属于同一大类:行为验证(Behavior Verification)


极验行为验证的部分类别


所谓“行为验证”,就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路径、点击节奏、滑动轨迹等行为特征,判断操作者是否为真人。


1.2不同类别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


同为行为验证,这么多种类别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

从安全防御的角度看:形式不同,对抗逻辑也不同

举几个例子:


·滑动拼图:考察拖动轨迹是否自然,有无细微抖动与速度变化。

·点选验证:判断点击位置、顺序、停顿间隔是否符合真人习惯。



·九宫格验证:通过用户对图像语义的识别能力、速度等综合判断真实性。



https://gt4.geetest.com/


(可以登录极验官网,亲自体验更多不同验证形式,试试看吧!)


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,背后其实在收集几个甚至几十个微观行为特征,比如手速、停顿时间、路径平滑度等,这些都是机器极难伪造的。


注:

从更专业的视角来看,行为验证的不同类别对应着不同的攻防模型,在技术原理层面也存在差异,这涉及到极验对抗黑产的图像识别模型技术手段。

本文不深入探讨技术细节上的区别,如感兴趣可前去阅读极验的“黑产攻防道系列”连载:


【黑产攻防道01】如何应对黑产进行验证图片资源遍历

【黑产攻防道02】如何对抗黑产的图像识别模型

【黑产攻防道03】利用JS参数更新检测黑产的协议破解

【黑产攻防道04】利用pow工作量证明降低黑产的破解效率

【黑产攻防道05】针对伪造环境的检测


二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验证形式?


同样是行为验证,为何要分滑块、点选、九宫格等多种类别?


其实,验证形式的多样化、多类别,既是用户体验的选择,也是安全对抗的策略

本质上是在不同业务场景中平衡“用户体验”与“安全对抗”。


2.1从用户体验看:不同使用场景,不同最优解


  • 用户群体差异:不同用户群体具有不同的操作习惯。例如,在面向老年用户居多的业务场景中,为降低误操作率,可能优先采用更直观、步骤更少的验证方式(如滑动验证)。
  • 设备与兼容性考量:部分终端设备,如老旧机型、低性能浏览器,对复杂交互的支持能力有限;或者市面上一些最新款的设备需要特殊嵌入式设计。在此情况下,会选择更具“兼容性”的验证样式,以确保所有用户都能顺利完成验证。
  • 国际化应用场景:九宫格、图形连线等验证方式更具通用性,不受文字和文化差异的影响。


2.2从安全防御看:多类别是一种“对抗策略”


行为验证通过多样化的类别,让攻击者无法预测与复用。

想象一下,如果你的网站或App一直采用同一种验证方式,比如滑块验证。时间久了,黑产可能就会“摸透套路”,他们会反复采集验证图片、记录轨迹、训练脚本。等模型学会了你的滑块“习惯”,就能批量模拟真人操作,把验证轻松绕过去。

举几个常见的黑产手法:

  • 穷举破解:黑产收集验证码图片,标注答案,直接从“答案库”调用;
  • 模型破解:利用机器学习对固定样式(如红绿灯、人行横道等)进行训练,高精度识别;
  • 模拟操作:录制滑动或点击轨迹,通过脚本自动复现。

所以说,行为验证的多类别也是一种“对抗策略”,避免黑产仅依靠单一破解逻辑实现“一网打尽”,进而提高黑产的整体攻击成本


2.3极验的动态机制:就算是同一种类别也难被攻破


上文提到,同一种验证形式如果内容长期不变,可能会被黑产“摸透”,所以需要不同多类别的验证形式。

而极验的应对思路是:不换形式地去做动态式验证。

需要强调的是,在实际对抗中,并非单纯依赖形式的转换,而是将每次展示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不可预知的变量。

如何理解这一理念呢?可列举两个不同层面的做法:

通用做法:

直接变更验证形式:对JS或交互逻辑进行更换,能全面提升安全性(如同更换一道截然不同的题型),然而会引发较大的技术改动,或许需要进行兼容性适配。

极验做法:

仅替换元素/图片:前端脚本(同一份JS)保持不变,仅将用于展示的图形元素、目标对象等替换为新的素材。这种方式对兼容性影响较小,能即时生效,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无感知,还可迅速使黑产已训练的图片库失效。

极验的做法在实际产品运用中,能够在不改动JS的情况下,频繁更新素材,以快速抵御图片穷举与模型破解(当然,在必要时也支持切换更深层次的交互策略)。

如此一来,既保障了用户体验(不改动JS就不会轻易引发兼容问题),又增加了黑产破解的成本


注:

  • 极验的图集自动更新机制,可每小时更新30万张验证图片;同时结合视觉偏差、异构视差、模型扰动等技术,让识别难度持续升级。这意味着,即便黑产知晓你采用的是“点选”验证方式,也难以穷举你的“答案库”。
  • 除了图集丰富、更新快,极验的点选验证有好几种不同难度的图像模型,不同难度的图像模型防护效果也不一样。



2.4结论


行为验证的多类别是体验与安全的取舍结果;而同一种验证形式的动态演化,则是安全策略持续升级的体现

两者结合,才构成了完整的验证体系。


三、企业为什么、怎么选择不同的验证形式?


很多人会问:企业是怎么决定网站上出现滑块还是点选的?能自己选吗?


答案是:可以,但更聪明的方式,是让AI来帮你选


3.1企业可以“自定义配置”


以极验为例,我们的验证样式支持界面自定义配置

界面风格、背景图片、验证形式、难度等级都可按需配置,配置即生效,无需代码改动或上线排期

企业可以根据品牌调性、用户群体、地域特征自由调整。


3.2灵活部署:为不同场景选最合适的验证方式


以极验为例,我们不仅提供“多种验证形式”与“自定义配置”,还有三种部署模式可以选择,可以让企业依据自身业务场景与安全需求灵活组合:

AI智能模式:由极验AI自动识别风险,对可信用户“无感通过”,对可疑用户智能匹配验证强度;

无感探针模式: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静默识别风险,实现验证与体验的完美平衡;

风控融合模式:支持与企业自有风控系统打通,由客户自行定义验证触发逻辑,实现更贴合业务的风险防控。

简单来说,极验提供的不是“固定模板”,而是一套可自选、可融合、可进化的验证模式,让企业在安全与体验之间自由调度。


3.3真实案例


某大型电商平台的验证体系升级:

该电商平台基于自身用户画像库,结合极验的风控融合模式,实现了“千人千面”的验证体验:

  • 对高信誉用户启用无感探针模式,保持顺畅购物体验;
  • 对高风险群体启用AI智能模式或多步验证,精准拦截羊毛党与自动化攻击。

最终,平台在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,大幅降低了活动期的风险成本。


四、“多样性”是安全与体验的双赢


滑块、点选、九宫格……它们的区别不在“外观”,而在背后的行为数据与智能策略

对用户而言,形式多样是体验优化;

对企业而言,形式多样是安全强化;

而对极验这样的业务安全厂商而言,形式多样是智能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。

验证的多样性,让黑产难以预测,让用户验证更顺畅。就如极验常提的:让安全验证更懂人的极验逻辑。

END

本期小课堂到这里就结束啦~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验证码的知识?

欢迎留言告诉我们,下期我们可能就会选中你的问题,并送上极验定制礼品。

Start your free trial
Over 320,000 websites and mobile apps worldwide are protected by GeeTest captc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