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04 16:40:01 • 10 min read
2025-09-04 16:40:01 • 10 min read
【导读】
登录购物 APP、付账单、注册新账号时,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滑块验证码?
盯着屏幕把拼图块拖到缺口处,划完后难免会好奇:
其实滑块验证码的作用,远不止 “拼图游戏” 这么简单。
读完本文,您会明白:
最近在网上刷到一条爆火视频,博主用震惊的语气说:
“才知道滑块验证码不是为了对齐,而是为了验蠢”
视频里解释说:
人类画不出绝对直线,手总会抖,而机器却能轻松做出匀速又精准的滑动——验证系统恰恰是靠这个差异来判断你是人还是机器。
视频的评论区一片哗然,网友留言:
很多人恍然大悟,咆哮出声:那我每次滑动验证码又准又快算什么?
滑动验证码真的只是验蠢吗?其实该视频博主的说法只讲对了一半。
并不是所有“滑得直”的都是机器,也不意味着所有抖动的一定是人。
真正的验证码系统,远不止是“验蠢”那么简单:
从最早的扭曲字母验证码,到后来的图像识别、滑块拖动、点选文字等,验证码的演进本质是安全团队与机器行为模拟攻击之间的持续对抗。
现代攻击者已经会使用AI模拟人类轨迹,这也迫使验证码技术必须持续迭代。
以极验的行为验证-滑动拼图形式为例,在你滑动拼图时,我们并非只依赖“滑动轨迹”这一点做决策,而是同时分析多个层面的信息:
3.业务场景:业务场景需求不同,验证策略也会动态调整
这意味着:您不需要刻意改变自己的操作习惯,正常滑动即可,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让真人操作顺畅通过。
即使你某一次滑动不太完美,系统仍可能综合其他信息判断你为真人;相反,如果是模拟器、自动化工具发起攻击,即使模仿了“抖动”,也依然会被拦截。
结合极验服务电商、金融、政务等行业的实际经验,我们总结了4个最常见的 “失败诱因”。
原因一:被判定为机器脚本或存在撞库行为
当用户的行为特征被识别出与机器脚本、自动化工具或撞库攻击高度相似时,可能会验证不通过。
典型案例: 当你短时间内使用同一密码或简单变体密码尝试登录多个账号,即使每次滑动验证都成功,系统也会因疑似“撞库”行为进行拦截。
原因二:环境存在异常行为记录
如果检测到你当前运行环境存在异常,如使用模拟器,系统会判定为高风险环境。
典型案例:在浏览器识别出模拟器环境时登录理财网站,即使滑动轨迹正常,也可能因设备风险触发二次验证。
原因三:设备存在异常行为记录
如果您的设备安装过恶意插件,或检测存在root/越狱的操作行为,或同一设备频繁切换账号登录,系统会判定"设备不安全"。
典型案例:你使用的是一台越狱后的设备,即使你本人滑动验证通过,也极可能因设备异常问题而触发额外的二次验证。
原因四:IP地址被列入风险库或访问高频
如果您的IP曾有过频繁访问接口等异常行为,会被验证系统标记为"风险IP"。即使滑动行为没问题,只要IP在风险库,验证也可能会失败。
典型案例:使用公共Wi-Fi时,可能因为同一IP下有其他用户违规操作而导致验证失败。
1、放松操作
不必追求“100%对准”或“最快速通过”,像平时一样操作就好;
2、检查网络环境
切换Wi-Fi/4G/5G,避免使用代理或公共不安全的网络;
3、更换设备或账号
偶尔可尝试更换手机号登录,或清除浏览器缓存/cookie;
4、联系业务方客服
如反复失败,可能是账号或环境存在限制,需联系当前App或网站的客服处理。
只要你是真人,正常操作,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流畅通过,好的验证码设计,就是要让真人无忧,而机器难攻。
而这,也正是极验一直在努力的:把便捷留给用户,把复杂留给自己背后的技术。
极验
极验